1.防止火灾发生的基本措施:
一是控制可燃物。以难燃或不然性材料代替易燃或可燃性材料。
二是隔绝空气。涉及易燃易爆物质的生产应在密闭的设备内进行,或用惰性介质进行保护。
三是消除点火源。如采用隔离、控温、接地、安装防爆灯等。
四是阻止火势蔓延。在建筑物之间设防火墙、防火间距等,不使新的燃烧条件形成,防止火灾蔓延扩大。
2.用电安全常识:
(1)保险丝熔断,是用电过量预告,不可愈换愈粗,以免短路时不能及时熔断,引起电线着火。
(2)电线陈旧,最易破损,应注意检查更换。
(3)衣柜内不可装设电灯红烘烤衣物。
(4)电暖炉旁不可设置易燃物品或靠近衣服。
(5)电热水器应检查其自动调节装置是否损坏,以免发生过热,引起爆炸后火灾。
(6)电气机房及配电所开关附近应备干粉灭火器以备防火。
3.高楼防火注意事项:
(1)安全门或楼梯及通道应保持畅通,不得任意封闭,加锁或堵塞。
(2)楼房窗户不应装置防窃铁栅或广告牌等阻塞逃生的路途,如装置应预留逃生口。
(3)高楼楼顶平台,为临时避难场所,除蓄水池与瞭望台外,不可加盖房屋或作其他设备,以免影响逃生。
(4)缺水或消防车抢救困难地区,应配置灭火器材或自备充足的消防用水。
4.灭火的基本方法:
(1)冷却法:就是降低燃烧物资的温度使火熄灭。如:可用水直接喷洒在燃烧物上,吸收能量,使温度减低到燃点以下,就可以使火焰熄灭。对于忌水的物品,如油类着火,则不可以用水灭。
(2)窒息法:就是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,断绝氧气对燃烧物的助燃,最后使火焰窒息。使用泡沫灭火器,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,都有窒息作用。
(3)隔离法:就是要断绝可燃烧物。将燃烧点附近的可燃物移到远离火的地方,防止火势蔓延。切断流向燃点的可燃液体。如关闭煤气管阀门等。
(4)抑制法:用有抑制作用的灭火剂射到燃烧物上,使燃烧停止。如使用干粉,1211灭火器等。
5.灭火器的种类及使用方法:
(1)干粉灭火器:充入的灭火剂有碳酸氢钠干粉(BC类)和磷酸铵盐干粉(ABC类)两种。BC类干粉灭火器只适用于扑救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火灭,ABC类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扑救可燃固体,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火灾。使用时先拉掉保险销,一手紧握喷嘴,另一只手压下压把,将喷嘴对准火焰的根部喷射,灭火时要迅速彻底,防止复燃,灭液体火时不要正面冲击液面,以防液体溅出。
(2)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BC类火灾,使用方法:拔出保险插销,握住喇叭喷嘴和阀门压把。压下压把即受内部高压喷出。每三个月检查,重量减少需重新灌充。缺点:使用人员极易冻伤。
(3)泡沫灭火器适用AB类火灾。分为化学泡沫和机械泡沫两种,其中化学泡沫适用时颠倒使用,而机械泡沫使用方法同干粉灭火剂。缺点:造成污染,不可使用于c类火灭,每四个月检查一次,药剂一年更换。
6.发生火灾怎么办:
(1)及时、准确地报警
(2)火灾的发展
(3)火灾中自救
(4)火灾中疏散
(5)初起火灾扑救
7.火灾中自救:
(1)如果楼梯已经着火,但火势尚不猛烈时,这时可用温棉被、毯子裹在身上,从火中冲过去。
(2)如果火势很大,则应寻找其他途径逃生,如利用阳台滑向下一层,跃向邻近房间,从屋顶逃生或顺着水管等落向地面。
(3)如果没有逃生之路,而所有房间离燃烧点还有一段距离,则可退居室内,关闭通往火区的所有门窗,有条件时还可向门窗洒水,或用碎布等塞住门缝,以延缓火势蔓延过程,等待救援。
(4)要设法发出求救信号,可向外打手电,或抛出小的软的物件,避免叫喊时救援人员听不见。
(5)如果火势逼近,又无其他逃生之路时,也不要仓促跳楼,可在窗上系上绳子,也可临时撕扯床单等连接起来,顺着绳子下滑。
8.人员密集场所常见火灾危险性:
(1)安全出口数量不是或第二安全出口锁闭。
(2)常闭式防火门处于开启状态或防火卷帘下堆放杂物。
(3)内部装修违章使用不量可燃、易燃材料。
(4)疏散通道封堵或设置金属护栏。
(5)建筑内消防设施器材缺少、损坏、停用等现象较突出。
(6)电气设备使用管理不当,违章用火用电现象较多。
9.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时需要掌握的“逃生要诀”:
(1)保持冷静,先观察火势,再选择正确的逃生方式。
(2)进入公众聚集场所时,应首先观察和熟悉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的位置,发生火灾时,不要惊慌失措,应及时向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方向逃生,疏散时要服从工作人员的疏导和指挥,分流疏散,避免争先恐后朝一个出口拥挤而堵塞出口。
(3)要学会利用现场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逃生,如将毛巾,衣服用水浇湿作为防烟工具捂住口、鼻;把被褥、窗帘用水浇湿后,堵住门口阻止火势蔓延,利用绳索或将布匹、床单、地毯、窗帘结绳自救。
(4)在无路可逃的情况下,应积极寻找避难处所,如到阳台、楼层平顶,发生各种呼救信号并等待救援。
(5)在逃生过程中要防止中毒,公众聚集场所有些部位在装修过程中使用大量的海绵、泡沫塑料板、纤维等装饰物,火灾发生后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,在逃生过程中应用水浇湿毛巾或用衣服捂住口鼻,采用低姿行走,以减少烟气伤害。